玉的種類有很多,玉分為翡翠、和田玉、岫巖玉、獨山玉等很多種,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鑒別方法,下圖是小便為您總結的翡翠玉的鑒別方法。
翡翠代用品的鑒別目前市場上的翡翠代用品,可謂五花八門,琳瑯滿目,常見的翡翠代用品有83玉、硬鈉玉、水沫子、不倒翁、軟玉、獨山玉、岫玉、青海翠玉、綠瑪瑙、澳玉、東陵玉、馬來玉、玻璃等,這些代用品在外觀和顏色上與翡翠的某些品種相似,但有些不具有翡翠的粒狀、纖維狀交織結構,它們的物質組成、折射率、密度和硬度等都與翡翠不同,下面霧露河翡翠網為您介紹常見的玉的鑒別方法。
83玉主要組成礦物為硬玉 (約 90%),次要礦物為透輝石(約10%),伴有透閃石化,結構為似斑狀變晶結構,一般認為83玉為翡翠變種,屬新山料。83玉綠色呈斑狀、塊狀、條狀分布,飄不鮮艷的灰藍花 ;83玉水頭一般都較好,多呈半透明,相對密度為3.25~ 3.31,折光率1.66,玻璃光澤,硬度略低于翡翠,紫外光下無熒光反映,分光鏡下,在 437nm處出現一吸收譜線。83玉可以其色形特征,飄灰藍花水頭較好,敲擊聲發悶,不易碎裂等特征為鑒別標志。
83玉與翡翠B貨的區別是,翡翠B貨是經人為處理,結構已被破壞,結構松散;83玉結構完整,不松散。B貨表面有微細沙眼,翠性模糊;83玉表面光潔,翠性明顯。B貨綠色飄浮,呈蠟狀光澤,83玉飄灰藍花,色實在,呈明亮的玻璃光澤。紅外光譜分析,83玉的譜線與翡翠A貨一致,不像B貨出現異物吸收峰。要指出的是,市場上的83玉一般經過類似B貨處理的方法處理,因此識別83玉是較困難的事。在業內,有人甚至稱83玉就是 “B貨”。
染色緬甸玉
水沫玉又稱水沫子,水沫子通透感好,一般呈蛋清地或玻璃地,常伴有藍、綠色飄花,敲擊之聲清脆悅耳,主要礦物成分為低溫鈉長石,次要礦物為硬玉、綠簾石、陽起石、石英,故實際上是一種斜長石巖。主要致色礦物是按一定向排列的陽起石、綠簾石及蝕變綠泥石,水沫子折射率小于翡翠,為1.530~ 1.535,硬度為 6,相對密度 2.48~ 2.65,遠遠小于翡翠,拿在手中有明顯的輕感。水沫子在騰沖、瑞麗市場很多,常用以充當中、高檔翡翠。推薦閱讀:水沫子和翡翠的區別。
不倒翁產于緬甸北邊,邁立開江西岸靠近印度利多的地方,因當地名稱音近 “不倒翁” 而得名。不倒翁一般呈斑斑點點的蔥綠,在重量和手感上與翡翠相當,且有較好的溫潤感,硬度小于翡翠,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變紅色。據嚴陳年(1993)認為“不倒翁” 實際上就是綠色硅質巖,化學成分為 SiO2,具極細的圓形顆粒集合體或膠狀體。
軟玉是一種透閃石-陽起石系列礦物為主要組分的單礦物巖,一般呈特有的交織纖維變晶結構,有時還含有少量蛇紋石、透輝石和綠泥石等副礦物。軟玉折射率和相對密度均小于翡翠,分別為 1.62和 2.95。查爾斯濾色鏡下不變色,分光鏡下綠區 509nm有一吸收線。軟玉無雪片、蒼蠅翅等翠性表現。翡翠一般不帶黑點,有黑點時也呈圓形點狀;而軟玉卻很少不帶黑點,且形狀多為不規則棱角形。假冒翡翠的軟玉一般呈菠菜綠色,顏色呆滯,無祖母綠色調;翡翠有色形色根,軟玉顏色均勻,無色形色根;翡翠底張多顯靈氣,而軟玉質地勻潤,光澤柔和,呈油脂-蠟狀光澤。
南陽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化斜長巖,是我國的一個古老品種。其顏色、質地、硬度和折光率與翡翠相似,相對密度小于翡翠,為 2.9,極易與翡翠混淆,它們的主要區別是,翡翠綠色純正,獨山玉顏色在水頭足者中綠色多閃藍色,在水頭不足者中綠色多帶黃色;若放入溴苯中,翡翠只見邊緣不見整體,獨山玉則清楚可見;獨山玉難見雪片、蒼蠅翅等翠性;由于密度不同,在二碘甲烷重液中,翡翠緩慢下沉,而獨山玉則浮于液體表面。
岫玉是一種蛇紋石巖,產于遼寧岫巖,多呈微透明到半透明,與翡翠的主要區別是,在岫玉的綠色中帶有一點灰色,為灰綠的邪色,顏色淡而均勻,無明顯的色形色根;岫玉 中 分 布 有 不 均 勻 的 絲 絮,可 見 不 透 明 的 白 色“云朵”;岫玉斷口較平坦,具沙性特征,而翡翠斷口為暗渣參差狀;岫玉硬度為 3.5~ 6,相對密度為 2.65,明顯輕于翡翠,在二碘甲烷中浮于重液表面。
綠瑪瑙與翡翠的主要區別是,綠瑪瑙綠中閃藍,帶邪色,顏色均勻,通體一色,無明顯色形色根,綠瑪瑙沒有翠性的閃光,斷口為半閃亮碴口,見殼狀;綠瑪瑙的相對密度為 2.65,明顯輕于翡翠。
澳玉是一種綠色玉髓,是含 0.5% ~ 1%氧化鎳的微晶粒狀石英集合體,較綠瑪瑙更像翡翠,澳玉與翡翠的主要區別是,澳玉的鮮綠色中閃黃而透嫩,顏色均勻,質地細膩,是用肉眼見不到粒狀結構的致密塊狀,玻璃光澤,無色形色根,無翠性表現;澳玉斷口為參差狀至平坦狀,相對密度為 2.6左右,明顯輕于翡翠。
東陵玉是產于印度的一種綠色含鉻云母石英巖。粒狀結構,顆粒較粗,明顯的可看到宛如繁星般閃亮的綠色鉻云母鱗片,微透明至半透明,玻璃光澤,鉻云母片顯絲絹光澤,相對密度 2.7~ 2.8,折光率近于 1.56,無翠性表現。
馬來玉是一種染色石英巖,常被用于仿翡翠中的高綠品種。馬來玉綠色深艷均勻,透明度好,硬度為 7,折光率 1.54,相對密度 2.7,明顯小于翡翠,用 10倍放大鏡觀察,馬來玉呈粒狀結構,顏色呈網格狀沉積于石英顆粒之間,無色根;查爾斯濾色鏡下不變色或呈粉紅色,分光鏡下紅區 660~ 680nm有吸收窄帶。
玻璃也常被用于翡翠的仿制材料,有一種綠色脫?;A?,透明度極好,是專門用來仿翡翠的,這種玻璃內有樹枝 狀 雛 晶,折 射 率、相 對 密 度 均 小 于 翡 翠,分 別 為1.54和 2.64;放大鏡下觀察可見圓形或淚滴形氣泡;偏光鏡下多呈晶質體,但無翠性,分光鏡下無翡翠的特征吸收譜;玻璃翡翠一般都是由模具倒出來的,所以戒面的面角圓滑,表面有因冷卻收縮而形成的凹面。
此外,燒料或瓷等也常被用于假翡翠,它們的鑒別特征是,顏色雖綠卻死板呆滯,雖透明卻少晶瑩;色形不自然,為攪拌狀、均勻狀或點狀;無翠性特征;斷口為亮碴貝殼狀;內部常有明顯氣泡;硬度、相對密度均小于翡翠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淘翠網觀點及價值判斷。